首页 其它茶 茶叶感官审评:流程、要点与历史渊源详解

茶叶感官审评:流程、要点与历史渊源详解

其它茶 2025-08-20 11:53:35 186 宜品顺茗网

茶叶,作为我国传统饮品,其感官审评程序虽然看似复杂,实则有其内在的逻辑和规律。以下,我们将深入探讨茶叶感官审评的流程和要点。

茶叶感官审评:流程、要点与历史渊源详解

一、武夷岩茶的感官审评

武夷岩茶,产于武夷山市,其品质特征在于“岩韵”,即岩骨花香。岩骨,代表着武夷岩茶的内质,其形成主要受茶树的生长环境和加工工艺中的炭焙环节影响。微域气候和土壤是岩茶具备岩骨的物质基础,而炭焙则是展现岩骨品质的技术手段。花香,则代表着武夷岩茶的风格,其形成源自岩茶精湛的制茶工艺,如初制工序的做青和精制工序的焙火。品种也是形成岩韵的一种因素,不同的茶树品质具有不同的岩韵特征。

二、茶叶的分级标准

茶叶的等级划分,由高到低依次为:特级、1级、2级、3级...9级。等级划分依据国家标准《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》,包括条索外形、色泽、整碎、净度、内质、香气、滋味醇厚度、汤色、叶底等方面。通常来讲,嫩度越好、含芽量越高的茶叶定级越高。

三、红茶审评

红茶审评通常采用“通用型茶叶感官审评”方法。贸易上评茶应根据产区从属于哪一套标准,对照标样评定外形和叶底的嫩度,而香气、滋味和茶汤色泽不以陈样为依据。行名优茶评比,不必参照标准样,可根据茶叶实有品质下评语、定分数。

四、茶叶等级执行标准

茶叶等级执行标准同样依据国家标准《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》。具体标准包括条索外形、色泽、整碎、净度、内质、香气、滋味醇厚度、汤色、叶底等方面。不同等级的茶叶在上述方面具有不同的要求。

五、茶叶审评的历史

茶叶审评的历史悠久,早在1915年,浙江温州就曾自发性成立过民间的“永嘉茶叶检验处”。中国在1931年建立第一个出口茶叶检验标准后,于1934年、1936年、1937年经过三次修订,使茶叶品质、着色、水分、灰分、粉末、包装等项的检验标准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定。

六、点茶

点茶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茶艺表演,由来可以追溯到唐代。点茶是一种独具特色、富有文化内涵的茶艺表演,它不仅有许多技巧和仪式,还有许多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。

七、茶叶一级二级三级区分

茶叶一级、二级、三级的区分主要依据茶叶的外形、色泽、香气、滋味、汤色、叶底等方面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:

1. 看干茶:整体条索整齐,色泽匀整,无过多碎末杂质的为上;粗细不一,色差明显的为下。

2. 闻干茶:香气纯正,穿透力强的为上;有异杂味儿,香气飘忽的为下。

3. 看杯盖:浮沫少,很快散去,杯盖上基本没有杂质的为上;浮沫多而不散,杯盖上残留较多杂质的为下。

4. 嘬茶入口:茶汤的滋味丰富多彩,难以一一描述清楚,但有一点共通的是:茶与水的融合度越高越好。

5. 回味:入喉顺畅,香韵在口腔与鼻腔中停留时间长,舌面或口腔生津回甘强烈的为上。

6. 看汤色:纯净透明的为上;混浊不清的为下。

7. 柔韧性:好的叶底要舒张自然,柔软而有弹性。

8. 颜色均匀:一眼望去叶底呈统一的颜色,没有明显的深浅的为上。

八、以铁观音茶为例的茶叶等级

以铁观音茶为例,其等级划分包括清香型和浓香型。各级感官指标应符合以下的要求:

1. 清香型铁观音等级:特级、一级、二级、三级。

2. 浓香型铁观音等级:特级、一级、二级、三级、四级。
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可以了解到茶叶感官审评的流程、要点以及历史渊源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宜品顺茗网 Copyright @ 2005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备案号: